□ 浙江开云在线开户/手机版/注册/下载/官网✦有限公司总经理 何飞龙
对于建筑业施工企业,现场管理不仅是综合经济效益的源泉,更是安全生产的根本所在。要改变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与发展方式,实现安全生产、科学发展,必须把着力点放在改变和提升施工现场管理上。
最大的节约在现场,最大的浪费也在现场。我公司在多年施工管理实践上得出了这样的认识和结论。
改变一件事情,都要首先找到能够改变事情原状的内外各方面力量的作业点、作用方向、作用大小,并通过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,使这些力量汇聚起来,朝着管理者理想的方向运动。
我们公司多年来把提升现场管理和“支点”放在了深化内部市场化改革、加快生产工艺、管理流程再造上面。我在实施企业市场化改革,基于“用适应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管理,强化现场管理”的理念。
把市场化理念带入企业管理,施工现场管理到底会产生什么变化?
一、现场管理更加人本化、人文化
“以人为本”最初出自《管子·霸言》:“夫霸王之所始也,以人为本。”这里“以人为本”是建立霸业的重要手段。现在,以人为本不仅是发展的手段,更是发展的目的。然而,建筑业企业的现场管理如何实现、体现以人为本?
在传统管理中,往往将人的因素“物化”为创造价值、实现利润等工具与手段。员工只是被动、消极地按照指令进行作业。
后来研究结果证明,人的情绪对作业效率和工作结果,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。我们企业开始努力改善现场环境,甚至还专门建立了对话机制,设立了员工意见箱,积极解决员工提出的建议。
但是这种修修补补无法、也没有从制度源头很好解决人的问题——因为这些措施本身,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对症良药。
我在推行企业市场化管理中,着力维护和提升员工权利、地位,使员工由被动遵从指令转变为以主人姿态从事管理和作业,从而实现了现场管理和员工行为发生巨大的变化。
就拿现场安全员为例,以前只要不发生安全事故,安全员干好、干坏、干和不干,收入没有多大差别,大家都是“撞大运,碰运气”。改革以后实行发现隐患,制止违章的记录奖励,工资兑现;在没有事故前提下,要想挣到钱、多挣钱,就必须多查隐患,这样就提高了安全员积极性,实现了施工安全管理防线的前移。
再如安全等工种的现场管理,以前实行岗位工资加奖金分配,无论是否按规范架设电源或进行日常维护管理,只要不出事故,工资、奖金照拿。改革以后取消工资奖金,实行现场规范化管理考核工资奖励制。这样,水电气等工种从工作之初就严格按规范操作,并且工种间相互交叉检查督促,增强了大家工作的规范性和检查的积极性,有效地防止了现场违规操作和事故的发生。
中国有句古话,叫做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”有句俗语说:“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。”老百姓则讲“无利不起三更早。”
当然,现场管理更应该鼓励员工通过正当合法手段实现利益最大化——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。
二、现场管理更加价值化、效益化
传统建筑施工现场管理,大都以安全生产为核心,是典型的生产控制型管理。但员工更关心的是工程进度,因为工程进度和职工的收入紧密相关。
成本的减少可以提升现场工人的收入,这是我们进行的现场管理与工人收入挂钩的又一激励制度。该制度规定,如果员工管好现场的材料设备,减少浪费,成本降低,节约和增加的效益,就可以变成激励工资落入员工的腰包。而如果现场成本超了,只能核减工资总额来弥补成本。
现场成本核算制度,就是把现场投入的人力、材料、工时、质量、安全等因素与员工的工资收入挂钩,它使现场的工作成效、经营成果和工资收入紧紧地捆绑在一起,体现了市场经济“干好干坏不一样”的原则,使每个项目部、每个操作班组、每个工序的员工,都更注重现场的管理成效和经营结果。
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新条件下,我们企业肩负着如下职能:一是企业自身生存所需的经济赢利功能,二是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功能。
而经济赢利职能,既是企业最基本、最重要的职能,更是履行、承担社会职能的前提与基础。这是因为,市场经济条件下,企业赢利则生,不赢利将死。不是企业消灭亏损,就是亏损消灭企业。
作为以施工现场管理为基础的建筑业施工企业,企业的所有运作和投入的落脚点,就是通过高效、优质、安全地把工程建设好,交付给业主。在合同的框架下,无论我们在现场施工中怎样加大投入,都难以提高该单位工程的经济效益。而在保证安全投入、员工技能培训投入的前提下,动员和激励员工节约和降低现场成本则会提高工程的实际效益。因此,现场,既是施工企业一切效益的源泉,又是安全生产、经营管理的核心,更是企业管理的短板,一切管理都只有通过职工行为的变化,现场管理的变化,才能够发挥作用。
现在,不能只干活,还得会算帐,不仅要管安全和质量,还要抓现场成本的降低。安全和质量的保证费用,一分钱也不能抠下来,但优化工艺、科学安排工序、杜绝材料浪费和人工浪费,已成为我公司现场的常态化管理,施工现场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效。通过这项工作,把现场变成了市场,实现了员工和企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。
市场化不仅凸显和强调了企业的赢利本质和基本作用,更是把这种本质与作用延伸到了现场,变成了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。
你的工作可以为公司创造什么价值?如何创造价值?
如果现场每一名员工,都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想法,他就一定会知道该干什么、不该干什么、怎样才能够干得更好。
“把现场工作作为创造价值、实现收入的过程。”这种观念应该深深融入员工的灵魂与血液,并化为自主、自发的行动。
三、现场管理日趋标准化、精益化
3米微笑管理,不仅使沃尔玛把全球变成了“牧场”,成为世界最大的连锁零售商,而且是其强大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。
提起现场精益管理,人们更会想起风靡全球的“丰田模式”。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中国企业现场的模糊、含糊管理。而这种模糊、含糊管理,在餐饮和中医药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。
食盐少许、黄酒适当、高火慢炖……
中医虽然做到了“按近论两”配伍,但在家里熬煮的使用“现场”,大多还是以“体积”来衡量,确定各种药剂的使用多少。
而这种模糊、含糊的现场管理,并非是中国餐饮与中医行业进入全球经济,不得不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。
因为,标准不明确,程序不具体,给适应能力强、多变、善变的中国人,不按照标准与规定作业,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有利的条件,而这正是中国企业现场管理,甚至整体管理水平当中的“短板”,是中国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“天敌”。
上世纪胡适先生曾经为中国人、中国文化,画了一幅像。
这篇叫《差不多先生传》的文章说“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?提起此人,人人皆晓,处处闻名。他姓差,名不多。此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,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民的代表。
有天先生忽然得了急病,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,家人急急忙忙跑去,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,这位王大夫用医牛的法子给治了不到一点钟,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。”
这,恐怕是中国企业“模糊”式现场管理的文化基因。
同样,建筑施工现场管理,以前是粗、乱、脏。这种落后的现场管理,极大地影响了安全,制约了生产。
市场化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化、精细化管理上能起什么作用?
就拿水电组的现场设备管理为例。为了提高机电设备管理水平,他们把市场化与“点检制”结合起来,对所有的水电控制设备和链接使用,都建立点检制度,明确规定点检的内容、项目、检查标准,相关工种人员必须按规程进行安装、设置和操作,凡有违反,均记录在案,在年终工资结算时予以兑现。
为了保证施工工序的合理规范,我们还分别将施工各道工序进行明确分工和制定规范的操作规程,使各工序紧密配合,前后照应,凡为下道工序设置障碍,增加工作难度或增大工作量的,都按规程进行处罚。
而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的提高,推动了施工效率的提高,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工程承接施工能力。公司从1998年年施工产值不足千万元上升到了2007年的15亿元。企业施工资质也由原先的2级提升到国家一级具有多项综合施工能力的大型建筑业企业。公司也由原先只能承接一般性建筑工程发展为能够承建各种大体量、高难度的民用工程、大跨度生产厂房以及其他大型综合性工程项目。
现场的改变,又推动了企业效益的提高。1998年,企业年赢利不足百万,至2007年,企业已累计上交国家税收近亿元,近三年每年净利润都达到3000万元以上。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和为国家贡献大量税收的同时,我们企业还负责地承担起了社会责任,不但奉献了大量优质建筑产品,而且吸纳了大量的社会人员就业,使公司机关和各项目部5000多名员工有了不断增长、稳定的工资性收入。
如果说,“因为一个马掌,消亡一个国家”,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,表明现场管理是硬道理。那么,“扎死寨,打硬仗”则强调了抓好现场管理,必须花大力气,是真功夫。
张瑞敏用铁锤,砸碎了传统现场管理,砸出了光灿灿的海尔。
“对牛弹琴”,是某制乳业为了调节牛的情绪,使牛生产的奶数量更多、质量更好、更有营养——说到底,为了效益最大化。“对牛弹琴”,更表明了国内企业对现场管理的日益重视。
我在总结企业近几年用市场经济手段提升现场管理水平时,深深地感到,作为企业的经理,不但要重视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,更应该坚持用市场经济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管理思路和行为,对员工的利益追求和收入提升愿望应给予尊重和理解,并把我们企业的各项管理规章和制度制定得更加人性化、科学化。通过制度和认真地实施,不仅保证企业管理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,同时,也力求让员工的聪明才智得到施展和发挥,使员工在充分激发潜能中,也实现收入不断提高的愿望。
多年以前,就有美国人开始做月亮的生意。月亮之上,已经是市场,更是未来的市场。正如那首流行歌曲所描述的:“我在遥望,月亮之上,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……”
是啊,谓之市场,必有其规则和规律,我们在建筑施工现场乃至整个企业管理中,更多地去尊重和运用市场法则和定律,我们建筑业施工企业现场管理就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提升,企业也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