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杨 上
一、民营经济发展障碍的分析
民营经济,是国家经济结构中的组成部分,其发展已经在国家的城市建设、人民生活、环境保护、市场开发等各领域,体现出了不容忽视的坚实作用。自十一届六中全会以来,国家所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,使国有、集体、个体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,给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。回眸一望,几十年光阴,弹指一挥间。民营企业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,充分展现了自身蕴涵的蓬勃生机。一时间,从个体手工作坊到村办企业、乡镇企业;从个体自主叫卖,到跨地区连锁经营、实行专卖。从单一住宅商品房开发,到市场建造开发、造城模式构想等等。各行业领域诞生了一大批大小老板,民营经济以其强劲的发展,极大地丰富了市场经济的内涵。“民营”二字,已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后台堂堂正正的走到前台,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与尊重。民营企业正浩浩荡荡,走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。
然而,事物的发展,总是辨证的。民营企业有发展,也存在客观不足。发展壮大后的民营企业,在面对新的发展时,也生出许多的困惑。最大的难题是民营企业在成长中,不能如先期一样发展得迅猛,运行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预期的要求。通俗地讲,企业像感冒了一样,困惑、乏力、疲劳。这是民营企业扩大发展阶段的综合症状。
广厦作为全国建筑业的领军企业,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,在发展中经历了国家改革开放的过程,在提高企业公民素质、承担社会义务方面,倡导了许多民企新风尚,是新时期新兴企业代表之一。其发展壮大,紧跟国家发展的要求,经历的起伏过程,紧贴民企发展的轨迹。研究与总结一个阶段的发展,找出广厦与其他民企发展的障碍与跨越的对策,可以相互比照借鉴,对自身和其他民企的深入发展,都具备一定的启示性、指导性。
中国的民企发展,有其自身的特色。究其原因,民营企业,客观存在规模发展的经验不足、体制机制不够健全、资金背景支撑不够可靠等问题。其发展,目前仍处在一种探索阶段。民营企业,需要三结合。即:既要符合政策面要求,又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,还要符合自身发展的特点要求。所以,抛去政策影响的外因,其发展的症结基本可归结在企业的人事、资金和发展定位三个方面。人事、资金储备不足,发展定位欠妥,都会拖住发展。
就当代中国民营企业总体而言,企业在扩大发展中普遍存有三大硬伤,即:资金周转疲软、高管危机、盲目多元化。是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大突出障碍。
二、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的成因与应对
研究一下民营企业发展,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,民企经营者在成功创业过程中,有这样一些共同特点。一是具有顽强的生存意识,胆子大、拼劲足;二是从熟悉的行当切入,容易上手;三是政策环境宽松,发展的机遇好。当企业发展壮大了以后,作为企业要考虑的首要问题,就在于扩大增赢,持续发展。这样一来,企业发展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。这个转变过程,即是由过去单一经营模式,开始转向了一元扩张或多元投资的资本运作格局。然而,规模发展中的企业,由于管理更趋向于系统性、专业性的要求,便使过去发展中,被企业弱化的方面逐渐成为问题暴露出来。在很多的方面,因准备得不够充分,认识上的不到位,而使较好的局面陷于被动,显得仓促与无序。
民营企业在创业时期,由于计算成本,造成人力资源储备不足的缺憾,在所难免。由于发展的切实需要,企业必然要进行重新组阁,实行权利重新再分配。如果思想没能统一,势必引起高管人事动荡,形成人事危机;其二,由于发展起来的企业,资金十分充足,在发展定位上,步子往往跨得大。对企业规模发展占用资金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风险估计不足。家大、业大,风险也会大。估计不足就会使充足的资金变得不充足,甚至断链,对企业的发展形成制约。其实,走单元扩张或多元化发展的道路都是一种选择。关键是对资本的尺度的把握。
从阻碍民企发展因素的重点来看,资金断链、高管危机、盲目多元化三大硬伤,都是对企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。对其如何排解与跨越,就成为民营企业发展必须要面对、研究的重要课题。
通常地讲,企业的成长,一般分为创业期、壮大期、强盛期三个阶段。然后,是不断从新的起点迈向新高度的轮回发展,不断做强,不断找寻新的增长点、突破口,使其在市场经济的地位不断得以巩固与加强,最终实现平稳发展。分析企业在不同的成长时期,所呈现的不同特点,往往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。
企业在创业成长期,资本小,投入少,风险小,投资与回报的周期短,效益直接。管理相对简单。到了企业规模发展阶段,则完全不同。企业规模发展,投入的资本大,资金占用周期长,获取的是预期效益。在管理上也相对复杂。这样一来,市场变数几率增加,风险也随之增大。因而,过程管理与资本,就显得特别重要。所以,当企业进入规模发展后,在确立新的发展目标时,要充分结合企业特点考虑到国家政策方向、企业资本量、人力资源配置三个主要因素,才会走得更稳健。这里,国家政策解决宏观可持续发展问题;企业资本量解决发展多元与否及规模、速度问题;人力资源配置解决效率、效益问题。具体地从三个方面认识:
(一)、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
企业要随着自身发展,不断围绕市场的变化去改造完善自己,才能符合规律,找准出路,实现发展。这个改造,作为企业个体,最是知寒知暖。要研究分析,对症下药。既要找出一般性的问题,又要找出自己特殊性的问题,才能彻底根除,使肌体强健,发展有力。
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”。要明确指出一点,民营企业研究自身发展的障碍与如何跨越,是十分必要的。思想、资本、市场等等都应该成为推动企业发展能动的因素。固守与创新,从来就是关于发展的矛盾统一体。后者是事物存在的需要,符合发展的要求与规律。而抱残守缺、故步自封的思想,一定是发展的致命弱点。因为,一切事物,都是处在发展运动变化着的过程之中。所以,企业发展就应该让一切起推动作用的因素成为企业发展的活水,去滋养、强大企业的机体。
思想指导行动,不同观念指导下的发展,其结果,往往是企业、部门工作成败的分水岭。所以,企业要想成功跨越发展的障碍,首先是统一思想、更新观念,这也是企业发展充分准备,克服上述一切不利因素的首要条件。
(二)准确评估资本,扩大融资渠道,把握生产节奏
常言道:依锅摊粑,看菜吃饭。企业资本,是决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重要条件。对企业评估,要明确固定净资产、流动净资产、可融性资产等类项。这是家底,是发展的根本基础条件。其次,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。要留有足够地现金流量来确保企业正常运转和不时之需。在运作时,要结合政策环境、市场形势做出分析判断,最终确定投资放量比率。当快则快,当缓则缓。决定快与缓的一个条件,是对投资对象市场盈利尺度明晰的程度。看的准则快,看不准则缓。
(三)确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位
企业在具备一定实力情况下 ,有二条发展之路可做选择。一是继续扩大主业规模,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;二是以主业为主,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,走多元开发之路。应该都是很好的通道。但具体如何选择,需要对政策和市场做出分析。考虑主业深发展的潜力有多大,一定要结合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增盈空间来做判断。市场空间大,符合政策方向,则集中力量强化主业。反之,则谋求新的增长点,走多元化发展之路。
三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,建立科学的人事结构
企业各级管理者,是影响决定企业命运和工作效率的内部主导因素。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,建设优秀的管理队伍,是决定企业发展成效与否的关键因素。一个高素质的管理队伍,能使企业按照客观的市场规律,结合企业内部因素,使企业发展由无序进入有序状态,促进企业发展。否则,则阻碍发展。
企业文化,解决的是企业风气问题。他要鲜明地按照经营者的思想,让企业成员知道企业提倡什么,反对什么,并形成核心的思想,凝聚人心。风气正,则人心爽,有干劲,出效益。反之,如果风气不正,则人心涣散,力量内耗,难有进步。
企业管理中要有三种人,即谋才、帅才、将才。在配备上不应有缺失,因为他们所要发挥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,相互间不可取代。分析能力、决断能力、领导能力是推动企业的核心力。从个性特征来看,人才中又分为知识型、权欲型、忠诚型、自负型等等。不同类型的人才,要区别对待个性特点,只要用的合适,都能发挥作用。企业管理中,高管层尤其要善于用好不同个性的人才,这才是管理的艺术。民企人才机制的灵活性是自身的优势。我们应该清楚,市场竞争的高地,说白了就是人才高地的竞争。民企的机制中,在人力资源使用上,最看重的一定是能力!个性因素则需要通过企业文化进行调整。切不可随一己之喜好,以人才个性表象决定取舍,这样,就会给企业造成损失。其实,没有一个人才是完美无缺的。对人才的任用应是能力与培养并重。在企业中最好用的人才,是企业文化影响下,自己综合培养出来的干部。所以要重视建立各级管理人才的锻炼、激励、培养机制,使干部能上能下,增强流动,反复锤炼,才能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素质,使管理结构更趋于科学合理。
以往的工作经验和教训使我们认识到,民营企业,最大的发展要略是对人才、政策和企业资本的掌控。人的因素,是决定的因素。而人的问题,是思想的问题。企业文化,是思想的引导者,是企业的灵魂,他润物无声。虽然看不见,摸不着,却时时在教育改造人的思想,指导人的行动。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,能给人以朝气、希望,能使人在宽松的环境中,将全部的精力自觉地投入到工作中去。
一句老话:“教是为了不教”。是要学生学会学习方法。管是为了不管,是要员工将制度成为自身的工作习惯。这是教与管的境界。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,就是要努力使全体成员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到“知行合一”、“人企合一”,则企业发展一定大有希望!
(安徽区域集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