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宏内刊

GUANGHONG  PUBLICATIONS

精耕细作  专筑精品

GUANGHONG  CONSTRUCTION

广宏内刊

严济慈徒步应省考

发布日期:2011-12-31|作者:楼震旦

东阳书生故事(七)

 

严济慈小时候叫寓慈,他7岁入私塾,在数学方面表现出突出的才能。12岁时,他进了东阳县立宏道小学(吴宁一小前身)插班,老师为他改名为济慈。学校离家三十里,他住在学校里,每天自己做饭吃,虽然很累,但学得很起劲。小学不再读四书五经,除了语言又增加了算术,常识还有英语(全县唯一设英语课)等科目,严济慈读起来毫不费力。

1913年,正当13岁的严济慈即将升初中的时候,父亲受坏人坑害,负了一大笔债,家里的生活变得困难了,父母决定五个儿女只培养严济慈一人。在艰苦的情况下,父母仍鼓励他考东阳县立中学,严济慈得了第一名。上中学后,他在数理方面表现了卓越的才能。一二年级时,同学为之头疼的难题到他手里,片刻之间迎刃而解。到了三四年级(旧学制),老师解不出的难题,都拿来找他研究。他还到处找难题来做,越是刁怪的难题他越欢迎。

1918年,严济慈虚岁十九,东阳县立中学毕业考名列第一。这年,浙江省教育厅在杭州举办全国六所高等师范联合招生考试,严济慈报名应考,却遭到父亲的反对。

严父树培,秉承祖先耕读家风,教子有方,只是两亩多田养活不了七口之家,他希望儿子县立中学毕业后做个教书先生,解决家庭困难。但严济慈胸怀科学救国的大志,下定决心继续深造。当时南京高等师范学者荟萃,声誉日隆,且供膳宿,免学杂费用,面向全国招生,是家境清贫而笃志好学青年的理想殿堂。严济慈决心已下,暗地里向姨母借来盘缠,瞒着父亲去应考。

同窗好友卢辉玉,城内人,家境富有,东阳籍十三名应考同学在他家会合。

当时去杭州路线是翻乌竹岭,到诸暨牌头坐船,卢辉玉早三天就定好十三顶轿。同学都知道济慈家境困难,争着要给他付轿钱。

“我不坐轿,我走路跟着你们!”严济慈断然拒绝同学们的好意。

“大家争着付钱是尽同窗之谊,没别的意思。”同学们一起解释。

严济慈真诚地说:“大家的好意我领了,我从来走路惯了,一天走个七八十里是家常便饭,明摆着自己能行,却叫大家破费,我会永远心不安的。我还要继续读书求学,势必加重父母负担,我感到很对不起父母了,我不得不养成省一分就少花一分的习惯……”

严树培听说儿子走路到杭州赶考的消息后,被深深地感动了,他赶到城里,找到儿子说:“大家都坐轿,你也坐轿,爸爸拼死拼活咬牙也供你上学!”说完从衣兜里摸出几块刚刚借来的白洋塞到儿子的手里。

送走父亲后,严济慈断然退掉轿子。第二天,他足登草鞋,健步走在十二顶白蓬竹轿的前面。

联考放榜,严济慈获全省第一名;参加南京高等师范复试,又获第一名。浙江省教育厅为此破例给东阳中学一笔教育经费作为嘉奖。

开云在线开户/手机版/注册/下载/官网✦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浙ICP备17041697号-1浙公网安备33078302100838号